来源:焦点视界
今年对非防疫相关行业的外贸人来说真是地狱级难度——疫情全球扩散,消费者需求锐减,海运空运班次一减再减……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4月发布的预测,疫情发展将可能导致全球商品贸易在2020年跌落13个点到32%,贸易下降幅度可能会超过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下滑。
当前情况下,更需要注重风险防范,此时如果再出现买家拒付、买家拒收等情况,对很多企业来说可就是灭顶之灾了!
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以下这些:
一 、买家风险
由于疫情肆虐,许多情况比较严重的国家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封城措施,一些被“封锁”在家的买家可能会因为来不及取消订单而发生弃货的情况。根据浙江信保的数据,4-5月浙江的拒收案件数量居于全球前列的主要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香港、俄罗斯、摩洛哥、美国等国家(地区)。
此外降薪、裁员等也影响了当地消费者的购买力,所以欧美多国多个行业,尤其是零售业,均出现了大量破产的情况。
首先来看全球疫情最严重的美国,一位破产律师认为,破产案例将迎来“海啸式”增长。最新的一项跟踪调查显示,美国零售商可能会在2020年宣布2万至2.5万家门店倒闭,其中55%至60%的门店位于美国各购物中心内。这一数字将是2019年时创下的历史纪录的两倍以上,当时有9800间商店永久关门。截至6月5日,美国零售业已宣布的计划永久关闭的商店数量已达到4000家左右,其中包括J.C.Penney、Victoria’s Secret等大型连锁商店的数百家门店。
加拿大的情况也相当不妙,在全国拥有11万中小企业会员的加拿大独立商业联盟(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最近警告,很多小企业主目前仍然相当忧虑,因为业务收入严重下降的情况,已进入第三个月,其促政府,迅速修补“加拿大紧急商业租金计划”(Canada Emergency Commercial Rent Assistance,简称CECRA)的不足之处,否则或有12%小企业可能面临破产或倒闭。
欧洲的企业同样面临危机。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元区GDP环比下降3.8%,创下1995年以来最大的季度跌幅,预测显示,今年欧盟经济整体将萎缩7.4%,欧元区19国经济将萎缩7.7%。
根据意大利商业联合会Confcommercio数据,即使全面重启,今年意大利企业中有27万家企业可能面临倒闭,具体而言,可能有4.5万家餐饮企业倒闭,以及4.9万自由职业者失业,此外,服装店、酒店、酒吧、娱乐以及个人护理相关产业也面临倒闭潮。在2020年中,意大利全年消费量将下降840亿欧元,较2019年下降8%,并且不排除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研究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消费减少集中在服装鞋帽、汽车和摩托车、娱乐和文化服务、酒店住宿、酒吧和餐馆。其中跌幅最大的是酒店和住宿,跌幅达48.5%,酒吧和餐馆为33.3%。
疫情也比较严重的荷兰,将从今年秋天起,将迎来一波公司的破产倒闭潮。企业破产数量较上年将增长36%,2021年上半年,这一增长趋势会更加明显。根据荷兰媒体Trouw的估算,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荷兰可能会有8000家公司倒闭。而在去年,仅有不到4000公司宣布破产。
根据外贸大省浙江省4-5月的信保数据,北美洲地区的报损案件数量及报损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03%和120%,美国和加拿大的报损案件数量分别同比增长约92%和147%,报损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08%和303%。在欧洲方面,意大利、俄罗斯、英国、德国、波兰、法国、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的报损案件数量居于欧洲前十位,且案件数量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并且意大利、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土耳其、西班牙等国报损金额同比增幅均超过100%。
外贸人在这个特殊时期,需要改变欧美买家商业道德高、付款信用好的既往观念,无论是新客户、老客户,不管是亚非拉还是欧美发达国家,均需密切关注合作客户的运营情况,尤其是身处疫情“震中”的客户(北美洲、南美洲、东南亚、南亚地区),对客户不正常的举动多留个心眼,小心为上,货款安全第一。
二、汇率风险
对于买家来说,当其本币汇率兑美元大跌时,则他们需要付出更高额的进口成本。今年新兴市场汇率波动幅度普遍较大,当买家不愿承担这部分损失时,就会拖欠货款。
比如巴西,由于疫情失控,巴西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本币雷亚尔一度成为全球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之一。目前,雷亚尔是全球波动性最高的货币。
浙江信保的数据印证了这一事实,4-5月浙江省的巴西报损案件数量居于全球第四位,从案件情况来看,报损金额较大的相关案件中大多报损受到巴西疫情及汇率大幅贬值影响,导致买方或银行无法按时付款,或买方不愿承担汇率变动损失而拖欠货款。
除了巴西之外,同样在今年本币大幅贬值的国家还有哥伦比亚、阿根廷、土耳其、俄罗斯、墨西哥、南非等国,其本币贬值幅度均超过了10%。
另一方面,疫情在全球扩散,部分依赖农业出口和旅游业创汇的新兴市场外汇储备一跌再跌,此时为了保障基本的外储,这些国家的央行会推出各种政策限制本国企业兑换外汇,造成买家无钱可付的情况。
比如阿根廷,目前阿根廷的官方汇率是1:68左右,但黑市汇率高达1:138,相当于官方汇率不到黑市汇率的一半。于是进口商用官方汇率购汇,再以黑市汇率出售商品,从中获得利差的巨大收益。任何持有美元的人,买东西都好像在打5折一样。这也促使进口商想通过大量进口来从中牟利。阿根廷政府当然不能放任这种套利的行为,更何况它现在的外储已经是四年以来最低了,于是当地时间5月28日夜间,阿根廷央行推出了一项管制新规,限制企业购汇支付海外债务,任何阿根廷比索与外币之间的清算必须在交易前后等待90天。
三、情绪风险
6月16日凌晨,印度的蓄意挑衅造成了中印两国自1967年以来最严重的冲突,20名印度士兵死亡。于是印度民间的“反华”情绪被再次点燃,出现了各种抵制“中国制造”的声音。
代表约7000万家贸易商和4万个贸易协会的全印度贸易商联合会(CAIT)在6月10日发起了名为“Indian goods-our pride”(印度商品-我们的骄傲)的抵制中国商品运动,目标是在2021年12月前减少进口130亿美元的中国制成品。CAIT已经编制了一份清单,列出了目前进口自中国的商品中3000种容易被印度产品替换的。其在6月17日公布了一份清单,提出了第一阶段开始抵制的500多种中国制成品,涉及快消品、耐用消费品、玩具、家具面料、纺织品、建筑五金、鞋类、服装和厨房用品等。
此外,印度官员表示,作为保护本国企业努力的一部分,印度计划对来自中国和其他地区的约300种产品设置更高的贸易壁垒,并提高进口关税。因计划仍在敲定之中而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新的关税结构可能会在未来三个月内逐步成形。
根据厦门信保承保数据显示,今年印度的案件数同比增长超过7倍,出险率超过6%。浙江的数据也同样惊人,印度是4-5月浙江省出口国别中报损案件数量居于全球首位的国家,无论是案件数量还是报损金额较去年同期增幅均超过200%。
另一个抵制“中国制造”的大国则是澳大利亚,根据澳大利亚工人工会(The Australian Workers Union)委托YouGov进行的民意调查:有88%受访者认同应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改为购买本地产品;有68%受访者认为,比起疫情爆发前,他们现在更愿意购买澳大利亚本地生产品;82%人认为,即使澳大利亚本土产品(如钢铁)价格更高,政府也应该采用。澳大利亚工人工会秘书Daniel Walton表示:“现在有更多澳大利亚人希望必需品是在本地制造,不想依赖中国。”
6月3日,澳大利亚本土超市巨头Woolworths因使用中国产的新型环保纸袋而在社交媒体上被该国消费者围攻,事情发生后,超市立即回应正在寻找澳大利亚本土的纸袋制造商,并且Woolworths正在研究能够让消费者在超市里更快识别澳大利亚产品的办法。
澳大利亚政府也表示,疫情之后澳大利亚企业摆脱中国制造业将“不可避免”。
根据浙江信保的数据,4-5月浙江省的澳大利亚案件数量及报损金额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43%和317%。
当前形势下,即使在商言商,一些买家可能迫于民情,转移采购方向,主攻上述市场的外贸人需要引起注意,早做打算。此外也建议外贸人秉承“business is business”的态度,尽量避免与海外买家交流政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四、贸易保护主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认为,新冠疫情可能会加速全球化倒退的趋势。在疫情后的世界,更多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将被认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当前许多国家的政府正在利用新冠疫情造成的锁国,将制造业迁回国内,破坏自由贸易的壁垒和报复措施正在增加。
这一点在防疫物资上已经显现出来。一些国家在疫情期间开始大规模生产防疫用品,但与中国产品的成本仍有较大差距,于是动用了政策手段来保障本国的产业。比如:
- 俄罗斯工贸部已经提出草案,规定到2021年底前禁止政府采购外国医用口罩;俄罗斯联邦工商会已提出呼吁,希望对国外进口的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征收保护性关税,以保护俄本国同类用品的市场竞争力。
- 伊朗则禁止进口可在国内生产的医疗用品。
- 英国首相约翰逊也已指示官员研拟措施,让英国脱离对中国医疗用品和其他战略商品的进口依赖。
- 法国总统埃马克龙则保证在年底前实现关键医疗用品的“完全独立”。
- 意大利防疫官员宣布,从9月开始口罩将不再依赖进口。
另一方面,欧盟6月17日发布“外国补贴白皮书”,声称外国补贴日益对欧盟市场竞争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欧盟拟动用一揽子政策工具,在企业并购、公共采购、申请欧盟资金等领域加强监管。白皮书由欧盟委员会牵头起草,意在征求公众意见,为欧盟出台相关反补贴法铺路。
印度则轰轰烈烈搞起了“印度自力更生”计划(Aatma Nirbhar Bharat),印度商工部、航空部、国营企业等已公告行政命令或修法,调整法规及制度协助本国产业降低对进口依赖及有利于参与政府采购。印度政府即将公告禁止自中国大陆等地进口低价及不符标准产品进口。印度标准局(BIS)已草拟2.5万项产品的新标准及规格,目前正在征询跨部会意见,希望以产品标准规范,以进行符合评估或实验室测试确保进口产品符合印度的国家品质标准,有效防止低价及低品质产品输入印度市场,或损害消费者安全及权益。
美国就更不用说了,已经对10个经济体发起“301调查” 。
世界贸易组织有两个大流行后的预测:乐观设想是,到明年,贸易将反弹至没有危机时的水平;悲观的数据显示,跨境贸易的增长速度比之前预期的水平低20%,增速也更为缓慢。
但是区域化与全球化并非不可并存。在去年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十五国领导人共同作出承诺,今年要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5月底,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希望并相信这个承诺不会落空。”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今年前5个月,东盟跃升至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1.7万亿元,增长4.2%。
疫情过后,也许区域内的合作会变得更加坚韧、更为深远。只要全球的需求没有消失,外贸就不会没有“钱途”。
做网站,布瑞恩值得选择!